应对气流输送中的粉尘爆炸风险是保障气流输送系统安全的核心任务之一。粉尘爆炸需满足五个要素(可燃粉尘、氧气、点火源、粉尘云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密闭空间),因此需通过系统性措施消除或控制这些条件。以下是具体应对策略:
一、消除或降低粉尘爆炸风险的关键措施
1.控制粉尘浓度
粉尘收集系统:
安装高效除尘设备(如布袋除尘器、旋风分离器、湿式除尘器),及时清除悬浮粉尘,确保工作环境粉尘浓度低于爆炸下限(LEL)。
示例:在管道出口和接收仓设置多级除尘,减少粉尘逸散。
密闭输送系统:
采用全封闭式管道和容器,防止粉尘泄漏到外部环境中。
2.消除点火源
防静电设计:
使用导电材料(如不锈钢管道)或抗静电软管,并确保所有设备接地,避免静电积累。
管道法兰间跨接导线,消除电位差。
防爆设备选型:
电机、传感器、电气设备需符合防爆标准(如ATEX、IECEx),标注Exd(隔爆型)或Exi(本质安全型)。
控制机械摩擦与过热:
定期检查轴承、阀门等易摩擦部件,避免金属碰撞或异常升温。
监测输送气体温度,设置超温自动停机保护。
3.惰化处理
惰性气体保护:
向系统内注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降低氧气浓度至安全阈值(通常<10%)。
适用场景:处理高爆炸性粉尘(如铝粉、煤粉)时,惰化是核心防护手段。
密闭循环系统:
在封闭回路中使用惰性气体作为输送介质,彻底隔绝氧气。
4.爆炸隔离与泄压
爆炸隔离阀:
在管道关键节点安装快速动作隔爆阀(如FlamEx),爆炸发生时瞬间切断火焰传播路径。
泄爆片与泄爆口:
在设备(如除尘器、料仓)上设置泄爆片,爆炸时定向释放压力,避免设备损毁。
设计依据:遵循NFPA68标准,计算泄爆面积与压力。
抑爆系统:
通过压力传感器联动抑爆装置(如高压水雾、化学抑制剂),在爆炸初期抑制火焰蔓延。